2006年7月2日 星期日

教泰語的一些趣事


Duckling

從一年多前開始教泰語以來
老想著:『不會有什麼人有興趣來學吧?』
教了一年多,果然是沒什麼人來學。

可是來學的人,個個都很認真,
常聽到在學校當老師的朋友們說:
現在的學生上課根本就是心不在焉,也不喜歡學習……
而我,一個從來沒想過要當”老師”的人,
竟然因緣際會當起”老師”來了。

有趣的是,
幾乎每一堂課,學生們都是非常注意地,聽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那種專注的表情,開心又光亮的眼神,讓我上起課來更賣力,
有時,有些學生因為生病,加班或出國必須缺席,
還會鄭重地跟我道歉再三 (弄得我有點莫名其妙)

 

有時候聽學生開心地告訴我,才學兩個月,
就可以跟不認識的泰國人在電話裡哈拉好幾句,
那種興奮的樣子,會讓我覺得教泰語雖累但很值得。

有一位學生一期都還沒學完,去泰國自助了一趟,
回來便興奮跑來說:『老師,我好愛你喔!
他們都說我的泰語比英語還要好。』
我當下直覺地丟出一句話:『那你的英語也太爛了吧?』
(心裡想:ㄟ 好歹你也有大學畢業ㄝ)
她不但沒生氣,還笑嘻嘻地說:”老師,我還要跟你學英文”
我的天哪…………不會吧?…………………..

2cranes

有位教英文的朋友說:看你的網站
學生們對你真是”讚不絕口”啊!!
而且你跟學生們的關係似乎很不錯?
應該是吧,而其實這些收穫的背後是要付出代價的,
上過課的同學就會知道,兩小時的快速即時造句
我相信再沒有任何一位教語言的老師會用這種教法
因為不但非常傷神,而且非常傷喉嚨。
至於師生關係,我在校時雖然不是成績頂尖的學生,
求學時代卻總是跟老師互動良好,
從十幾歲開始,就常常跟”老師”吃飯聊天,算得上是個早熟的孩子
因此今天跟學生們互動良好,應該是良性循環吧……

by_swming_pool

其實我的個性相當嚴謹,是個生活態度認真的人
上課並沒有刻意要搞笑,也不知道為什麼,
常常一開口學生們就是一陣爆笑,
記得幾年前教一群國中生英語時,也是這樣子陣陣爆笑,
讓一些坐在教室外面或經過教室的大人,
不時滿臉期待地跑來問我有沒有在教成人英語…………
現在教泰語,有些班的學生上課更瘋狂,爭著講笑話,兩小時的課幾乎從頭笑到尾……,我講出來的話常常很有深意,可是他們聽了就是要大笑,真讓人無可奈何………………
就當作是給愛泰族們一些回饋吧,
也許學泰語沒有”升遷”或”受社會肯定”的即時好處,
但是,你會得到”快樂”與”忠於自己”,
這兩樣現代人最嚮往的東西,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有沒有用? 又有誰會先預知呢?

有一位在台灣工作的香港人來報名,聊了一陣子後,
說了句讓我很”驚異”的話………
他說:『Helen 老師,你為什麼那麼有”遠見”,十年前就跑去學泰語??』
(因為香港的年輕人已經哈泰十多年了)
坦白說:我當時還真是答不出話來呢,
該怎麼說呢?
說我從來沒想過要學泰語? 從來沒想過要當老師? 從來沒想到會成為愛泰族??

哈哈!! 這就是人生吧??
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緣,讓你成為現在的你,
也讓我成為現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我。
接受現在的自己,永遠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各個層面,
讓我們大家互為善友,相互提攜增長,一起來從學習泰語中了解泰國人
和泰國社會,泰國文化,歡迎您也來加入目的達……………

2006年7月1日 星期六

2006 七月留言

歡迎各位光臨 目地達泰語教室 Blog
請到此留言喔 ~
若對泰語、泰國文化有興趣也請多多指教。

2006年6月28日 星期三

泰國男子 一定要出家嗎? (下) By Helen 鄭
















然而,就像華人社會傳統所教導的
『尊師重道、敬老尊賢』一樣,
社會改變了,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樣實踐得那麼徹底,
可是在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
『或許應該還是照著這樣做比較好吧………』
於是,出家這回事,
就這樣在傳統的流失中以簡化的方式
被保留了下來…………


就深層意義來說,成年男子短期出家,
親身體驗儉樸、知足、規律而有節制的生活,
例如:每天天未亮就起床、誦經、
赤足走數百公尺或數公里來回去托缽
取得一日的食物、一天一餐或兩餐、過午不食等等
(不能想開冰箱就開冰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喔),
學習經典或禪坐觀察自心...................
這些,對於血氣方剛的青年男子來說,
也算是一種邁向人格成熟的通道,
於是,不管是出於父母期望,或自己想嚐試看看,
曾經出過家的男子,
社會會認為他的性格比較成熟穩定
(有點像我們這兒當過兵的男生,
會被認為比較成熟一樣)。


傳統的短期出家以雨季安居的三個月為下限,
(這是因為出家的"年齡" 是以"參加幾個雨安居"來計算的)


但今日的泰國已經有工商社會的生活型態了,
除了任職公家機構可以有三個月的公假外,
一般的私人公司則不太可能請這麼長的假,
私人公司的老闆一般來說對於短期出家還是支持的,
國家也規定應給予一個月的帶薪假,
於是短期出家因應工商社會現實
自動縮減為一個月、兩個星期、
甚至只出家一個星期的都有。


我個人有位泰國友人,家境極好,
一出生就有三個保姆專門照顧他,
長大後,個性有那麼點兒吊兒郎噹,
整天總是刁根煙開著老爸買給他的車,
無所是事到處晃,而且還最喜歡聲稱他什麼都不信;
要結婚前,依照習俗短期出家去了,
前兩三天,天天打電話回家,說受不了啦,要還俗回家了,
禁不住媽媽的哀求,只好勉強再忍耐下去。


還記得有一次跟他的家人去寺院探望他時,我們人都已經走出來了,
他還打他妹妹的手機來叫妹妹買一袋可樂冰送回去給他哩!
誰知,兩個禮拜後,回來竟變了個人,每天在家自己拜佛做早晚課,
講起話來神態莊重許多,由於他出家前就很喜歡跟我聊天,
所以我很清楚地看到他的轉變,原來他在寺裏碰到一位和尚似乎有一些通力,
耐心地引導他靜坐觀察,又解答了他多如牛毛的問題,於是他就徹底地信啦………


當然,這不是通例,這只是我身旁的一個真人真事,
出家去吃飯睡覺的也是大有人在,這是個人的善根善緣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的。


另外,也有一些人是為了讓父母高興,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才短期出家的,
特別是曼谷以外的鄉村區域,(泰語叫Khon BanˋNok 中譯: 鄉下人) ,
大多數出家都是依照習俗,數年前泰國流行歌曲天王Bird Thongchai 年近四十
才在泰國清邁某寺院短期出家,結果歌迷們一樣追到寺院來,
我就曾在朋友家裏看過他們與和尚 Thongchai 的合照,
相片裏的歌迷故作莊重的模樣顯然還是遮蓋不了興奮的表情。


未成年呢? 有人出家嗎? 依照佛教的戒律,年滿20歲的成年男子出家受227戒後,
叫比丘(巴利語:Bhikkhu泰語:biku )
未滿20、而在7歲以上的出家受持十戒的叫沙彌(巴利語:
Samanera 泰語: samanaen沙嗎年),有許多家境貧窮的鄉下家庭,
為了讓兒子受好的教育,便把兒子送到寺裏當沙彌,
只要他自己待得住並且認真學習,一般來說,全程免生活與學費,
要讀到佛教大學畢業並不是難事,
所以,這種傳統可以說也讓貧窮人家也有另一條出路可以翻身,
透過在精神領域的努力學習,成為受人尊敬的僧人,而在受完教育後,
再捨戒還俗,進入社會工作結婚生子的比率也相當高。


本文歡迎引用, 但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2006年6月25日 星期日

語言展現一個民族的價值觀-----by Helen

語言確實是一種社會及文化
乃至一個民族價值觀的展現


學過幾種語言的經歷
讓我對各種語言背後的 "語言邏輯" 深有感觸
因為字詞的排列, 就代表認識和思考的先後
而且什麼是"重要的", 也會在這個語言裏表露無遺


這也許需要另外寫一篇"碎碎唸".......


總之, 學語言會轉換我們的腦袋及思考習慣
學會用另一種心態, 另一種眼光來看待世界的人事物
也會讓我們的腦袋瓜比較不會抓住一個固定觀點不放


跟中文一樣, 泰語裏有幾十個用"心"造出來的辭彙
開心, 傷心, 用心, 好心, 壞心, 黑心, 舒服的心, 鬱悶的心......
一個泰國人如果帶男女朋友回家
多半會介紹他/她的愛人是"Khon Jai Dee" (心地善良的人)
因為Jai dee 在這個社會有著很高的價值..........

反觀我們華人社會就比較重視"聰明"
腦袋靈光意味著比較有機會在社會上出人頭地
我們介紹人也都是先介紹學歷(如果有高學歷的話)
以及其他用腦袋換來的, 比如英文很好啦, 賺錢很多啦.......
心呢? 誰知道?
日久才會見人心嘛,
問題是在忙碌的社會, 誰有時間等”日久”ㄌㄟ?


幾個月前, 抗議總理塔信的示威活動如火如荼時
電視台政治評論就花許多時間來討論:
我們要的是 一個聰明人"Khon Chalad" 或者一個好人"Khon Dee"
換句話說"聰明"應放在"心地好"之上
或"心地好"應放在"聰明"之上??


泰國真是有福氣之地
翻開世界近代史,  你找得出另一個200多年未經戰亂的國家嗎?
(不要舉什麼"冰島"之類的)


祥和之氣一直眷顧著這塊地方
泰語的柔和音調確實不是沒有原因的...........


泰語由於未受戰亂及殖民, 保留著相當程度的”活潑”與”文雅”
早年自修泰語時聽了大量的錄音帶(少說有幾百個小時吧)
常獨自玩味語言中的深意, 也多有意外收穫
出來教便把泰語精要重新整理出來, 以符合現代人求速成的需求
沒想到學生們的學習成果超乎想像的好......
(至少節省掉我當年獨自摸索的大部分時光)


去年有一位學生來上課, 是留美的名校博士,
她不但懂九種語文, 出國唸博士前就已經在台灣教梵文了
坦白說, 我當時真的是頗感壓力,
沒想到, 第二堂課博士就當眾豎起大拇指說我是”a very good teacher"
(好”甘溫”哪, 梅博士)
台灣這麼厲害的人已經沒幾個了,
想不到我竟然能過關..........


從此之後, Helen 就信心大增啦......


希望大家多用心去了解,
擺脫”吃海鮮””看人妖秀”的觀光團刻板印象
尤其不要受一些網路上外行人貼的泰語不雅的中文拼音所影響
因為他們真的不懂 


因應網路世界的資訊快速流通
目的達網頁會加速刊登泰國相關資訊
近期則會把泰文的子音母音及描寫練習簿貼上來
讓那些喜愛泰文字母的朋友們寫個夠


不管是宗教, 社會或文化,
語言, 確實是最快速了解一個民族的途徑
讓我們來更深入地了解泰國人的思想與深層文化吧...................

2006年6月20日 星期二

實用網站 新增連結

目的達泰語教室 網頁的 "實用網站"
新增連結如下


3. 泰國美食
泰國菜製作介紹 (英文)


9. 泰語線上學習
泰語線上學 英泰字典 (英文)
說泰語 (英文)


既實用又精采,
祝大家看得高興, 學得開心

2006年6月15日 星期四

國王登基60年 典禮照片


皇家侍衛隊


國王座車"駕到"



國王與王后

王宮前王旗飄揚


王宮前聚滿要員

國王對大眾演說

國王登基60年 典禮照片-1



傳統撐傘蓋行道


王子行禮


前總理 乃川
(右穿白禮服披斜肩帶者)


政府官員


神情恭敬肅穆的老人


搞不太清楚狀況
但努力表達莊重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