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Ming學長談論文

擁有朱拉碩士學位的Ming學長
繼上次申請朱拉攻略後,這次要跟大家分享要進了研究所,該怎麼找論文題目
畢竟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論文啦!
=================================
〈找論文題目那件大事〉
Ming

感謝讀者迴響,上一篇〈到泰國念書那件小事〉刊出後,本人多次接到詢問,到底什麼是泰國研究和東南亞研究,還有,大家最擔心的問題:「論文題目可以寫什麼?」

東南亞研究和泰國研究是區域研究的一環,在過去以研究國家的政治和歷史為主。不過當代社會多元複雜、變遷快速,有越來越多跨越人文和社會學科的新課題浮現。所以,今天的區域研究更像是一個綜合性論壇,匯集不同領域的主題和研究方法互相激盪 (註1)。

在茫茫學海中,如何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確實必須好好思考,以免寫不出論文而無法畢業。這篇文章對於已經有泰語基礎,而打算到泰國念泰國研究或東南亞研究的人,可以提供一些建議。

一、結合興趣和經驗,尋找拿手題材

把個人興趣或過去經驗運用在論文研究上,通常可以減少一些摸索的時間。因此,尋找研究題目時,不妨從自身興趣開始,同時回顧曾經學過的東西。

舉例而言,歌詞、電影、電視劇和廣告等等,反映出社會時事和價值觀,都是相當值得研究的課題。Carabao 樂團的創作反映出農村和社會中下階層的生活,歷年來已經有許多研究。泰國鬼片雖然不脫善惡輪迴的主題,然而近年的作品呈現更多當代社會現象 (例如聞鬼師中的青少年霸凌),甚至以喜劇呈現 (例如淒厲人妻),為電影研究帶來新的氣象。這類研究除了相關的社會或歷史議題,也牽涉到影像敘事的手法,適合學過文學分析、大眾傳播或視覺藝術的人。

實際的例子包括:當過護士的學生,研究泰國新興的醫療觀光產業;在觀光業工作過的學生,分析泰國人對外國遊客脫序行為的看法。以前主修建築的學生,研究泰北佛寺建築風格的變化。從自己的興趣和經驗出發,確實遠比盲目跟隨熱門主題更有幫助。

二、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

在國外長期居住,比短期觀光更能深入認識當地社會;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觀察,值得研究的議題俯拾皆是。例如,當老社區面臨都市更新,不願意遷出的居民如何跟市政府協商?當Uber和Grab對傳統的計程車提出挑戰,消費者怎麼在不同系統間選擇?為什麼曼谷的Nana一帶聚集大量中東人?

就地取材的題目不見得熱門,卻是當地人最真實的生活,所以比較不用擔心找不到資料,也比較節省時間跟經費,這點對研究是否能順利進行相當重要。換個角度想,這類議題對無法長期待在泰國的外國學者來說,非常不容易研究,反而是留學生更有機會寫出細膩的文章,是值得善加利用的藍海。

有個歐洲學生從觀察他居住社區的食物景觀 (foodscape) 開始,發現傳統的烤雞和粿條攤位越來越少,而西式精緻餐廳和咖啡店卻越來越多。他分析了店家的廣告、定價、選址等因素,接著援引了縉紳化 (gentrification) 這個都市地理學的重要概念來分析,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也能寫出深度論文的優良示範。

三、結合跨文化比較,開創獨特主題

台灣人要研究泰國社會,對泰國文化的瞭解很難比得上泰國學者,英文表達又不如母語人士流暢,在語言上實在是吃虧不少。然而,區域研究歡迎來自不同背景的學者一起討論,正是因為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往往能看出當地人習以為常的盲點,或是發現當地文化和自身文化的關聯。

實際的例子有:日本學生研究曼谷的日本餐廳,分析日本料理的口味和廣告如何在泰國產生變化;韓國學生追蹤歌曲「阿里郎」從韓國傳到泰國的歷程,分析一樣的曲調如何產生新的意義;馬來西亞學生,比較泰國與馬來西亞的大學生,學習歐洲語言時面對的障礙。

外國人自身的語言和文化,可能是研究泰國時的限制,卻也有可能是發現自己獨特主題的優勢。如何善用,就靠平常多多閱讀、觀察和思考了。

四、謹慎考慮限制條件

一個台灣人要在東南亞找當地的題材來研究,有一些不能不考慮的限制條件。

第一點是自身安全的考量。牽涉到社會治安、法律問題、政治情勢的議題,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學校可能不會批准。例如,邊界貿易是熱門的研究主題;但是越靠近邊界,就越遠離警方執法單位,越有可能遇上跨國犯罪。如果真的想要研究較為偏遠的地方,必須在撰寫研究計畫時,與教授謹慎討論,徵求系上委員會同意。

第二點是做研究的金錢和時間成本。前往偏僻的鄉野蒐集資料,交通和住宿的經濟壓力必然比在學校附近大。跨越國境的研究,在簽證豁免條約下,非常適合東南亞國籍的學生,但是對台灣人來說,每次離境、再入境泰國就要多付簽證費。除非有充裕資金,這類熱門的題目其實比較不適合台灣學生。

第三點是語言能力。文學、歷史、藝術等人文領域的題目,通常沒有安全或成本的顧慮,但是需要深厚的語言功力。歌詞和電影研究,牽涉到文學手法、社會分析,泰文能力門檻就比跟攤販聊天來得高。如果想要研究少數民族,泰文程度再好,效用也不大,想辦法找到當地人擔任翻譯或許還比較可行。另外也別忘了,論文最後必須用英文發表。

這篇文章中的例子,全都是非泰語母語人士,開始學習泰語後,在泰國進行的泰國或東南亞研究,希望能鼓勵熱愛泰國文化、學習泰文的朋友。然而,本文只是簡單分享尋找泰國研究題目的心得,有志於學術研究的人還是必須參閱研究方法的專書,深入瞭解研究設計和倫理,才能真正開始進行研究。

註1. 可參考拙作〈淺談東南亞研究:誕生、成長、移轉、挑戰〉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917

 

**本文歡迎轉載分享,分享時請註明出處***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高雄班的滷蛋同學~

高雄班的滷蛋同學剛剛飛去泰國上語言學校
不同於台北教室,台中跟高雄教室因為班少且上課時間集中
同學們幾乎都是同一個班一路上來的,所以同學間感情也特別好
希望滷蛋同學在泰國一切順利
=========================================
目的達泰語高雄班─
畢業後到職場,每天只面對同事、客戶。交友圈極度壓縮,從沒想到還能遇到這麼一群朋友。學習泰語外,還能互相鼓勵、幫助。最期待的是兩個禮拜一次的課程,我們私下戲稱這裡是心靈綠洲,是職場與空乏生活沙漠的休憩地。無限正能量在這裡循環,充飽了電又能繼續向前。
一起的時光總是瘋狂:課堂後各自帶材料自製泰奶、兩天一夜墾丁小旅行、裝可愛制服趴,還有一起到泰國曼谷五天畢業旅行。如今回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總是放鬆。
還有老師們
有Helen老師。有老師出現的地方一定有歡樂。最喜歡聽她講泰國局勢分析,還有佛教對泰國人民生活影響,見解精闢不流於表面。好希望自己也有如老師一般的洞察力。
有Erik 老師。老師是單字與文法活字典,常用心改我們造句作業,花時間聽我們的朗讀音檔,糾正發音。(我後來都不寫作業,實在該死)
在語言學校和老師聊天時,老師問及泰文名字,馬上直問:「是不是也叫Erik,之前好幾個台灣學生都叫Erik。」我頗懷疑那些人想冒用老師名字,看這名字有無神祕力量加持,有了這名字,泰文就會跟老師一樣好。
還有阿德老師。阿德老師很帥  (大誤) 阿德老師是泰國人,但中文講得超好。上課常補充講義外的句型。一有疑惑,總是耐心替我們講解,德老師的課是會讓人收穫滿滿的課。
我是到泰國來了。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我自己的努力。我確實是有努力,但他們給我的幫助其實更多。當然,還有更多其他貴人的幫忙。之後我再一 一介紹他們。
最後,如果有想學泰語、泰文的朋友。不用猶豫,選擇目的達泰語教室就對了! 報名時可以報我的名字(但不會有打折唷~)


#學泰語
#泰語老師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恐怖片不只有恐怖的要素.....

各位同學喜歡看泰國的恐怖片嗎?
版小小個人是很喜歡泰式恐怖片
除了恐怖還有一些教化的意義在裡面
大家對哪部泰國恐怖片印象深刻呢?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語言與文化差異的衝突

『語言與文化緊密相扣,更代表一個人的身份認同。語言政策的走向左右著族群融合度,執政者在拿捏方向時該深思熟慮。』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年度活動圓滿落幕了!!!

2017年度活動在昨天圓滿落幕了
各位同學玩的開心嗎?
每天辛苦為我們準備頂級媲美五星級飯店的泰國菜到阿捷學長有些話想跟各位分享
大家可以快來留言按讚,謝謝阿捷學長吧!
=================================
人生總是有很多不可預期的經歷,我想分享給各位同學及目的達的學弟妹們。當我們心中有一個很強又很想做的念頭,就要告訴自己,也要給自己信心堅持下去,廚師養成的這條路,並不是只有我喜歡做菜這樣簡單的念頭,能讓你堅持下去,而是開始學習與做了之後,如何有更大的動力及不怕挫敗的心能讓你一直持續下去.。
回想當初初學泰語的自己很生澀,也許是因為比較容易害羞的關係,總是唸的很小聲。但記得第一堂課被問到什麼原因想學泰文,我倒是很肯定地說:想到泰國學習地道的泰國菜口味。在課堂上發現大家想學習泰文的原因有百百種,不管原因為何,大家都是因為熱愛泰國這個簡單且單純的原因聚集在這,而我第一次上課後真的是愛上了泰文,徹底地為這個文化著了迷。
從2009開始就參與了第一次的活動,當時是個還沒開始接觸泰國菜的小菜鳥,從準備活動開始,因為種種的緣分,讓我成為了第一位踏進永順廚房的台灣小弟弟;永遠記得自己那時手忙腳亂,還不懂大部分的食材,甚至還來不及做下筆記,就這樣上場規劃及準備食材,購買食材;也記得阿明師傅第一次來辦活動,當我手忙腳亂地準備東西,還不知所措要如何是好的時候,他已經著手分配大家要怎麼動作,而他也把很多還沒前製備的食材在轉眼的瞬間,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默默地崇拜起這樣強而有力的管理及分配能力,當時的表情可以說是目瞪口呆!
經過前兩次的活動經驗,再加上廚房裡的鍛鍊,在準備這次的活動上,更有信心也更加順手。而這次的年度活動是我第一次獨自挑起大樑,從開菜單、配菜單,加上所有數量的計算,也為了滿足各位同學對泰國味道的挑剔,自己也親自跑了好多地方,找尋更棒更新鮮的食材,期許自己能做出讓大家讚賞的味道,把所有同學的肚子都塞飽飽。
當然這麼大量的食材,很幸運的跟朋友借到了地方,可以好好的準備,讓所有美味的食物,能熱騰騰的送到現場給每位來上課的學弟妹及老同學們;當然這是一場很硬的挑戰,只有一個人來做完全是不太可能的事,還好有一兩位朋友願意來一起幫忙,不然還真怕自己沒辦法準時送上好吃的料理給大家。
只是沒想到這樣讓自己花了快10天的時間準備跟備料,當大家也許深夜都在熟睡時,我正辛苦地埋頭準備。但這樣的辛苦,看到所有同學對所有菜色的稱讚及鼓勵,不但不覺得辛苦反而讓自己更充滿信心,所以以後當大家在外頭用餐,不管吃到好吃或不好吃的餐點,也記得要鼓勵那些師傅或廚師。因為我相信用心做出來的菜,用餐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那滿滿的愛。
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會發現自己真的算有毅力。三更半夜一邊拔著菜拔著辣椒,想著接下來下一步要怎麼準備,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把熱騰騰的7道菜在時間內給趕工出來。還記得某天的清晨還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東西還在手上沒有完成,真的是有點緊張,但為了大家滿心的期待,真的在短短幾小時內把深藏7年的內功發揮得淋漓盡致。
看到了好多學弟妹們來幫忙及佈置,也回想到當時因為當兵,還沒什麼薪水,加上又非常的想學習泰文,於是跟老師討論要用什麼方式來換取上課的機會(同學們可別想歪唷),就這樣也成為了第一位打工換學習機會的學生,真的很謝謝老師的默默支持,一直鼓勵我。
很多同學也跑來問我是否有開店了,各位同學及學弟妹們要常關注目的達的粉絲專頁,將來Helen老師一定會把我開店的訊息分享給大家,也請各位同學不吝惜地把這次用餐的心得或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留言告訴我,當然也不要忘記跟Helen老師說聲謝謝,辦了一個這麼棒的活動給所有同學,珍惜眼前擁有的,永遠都要懷著感激的心。
這一路10年走來,看著來目的達學習的同學們越來越多,心裡頭也很高興,原來愛個泰國的人也一直著麼多,只是大家都用不同的方式在學習他、愛著他,深深覺得其實學泰語的我們並不寂寞,目的達就是一個這麼棒的家,讓所有同學們聚在這個大家庭裡,也對自己當初學泰語的心有了更大的歸屬感。
希望能一直有機會做好吃的泰國菜給大家,也希望有任何的想法或是問題都可以提問,我會盡量把我了解及我知道的知識分享給所有同學。我也再一次的謝謝老師給我這麼棒的機會,我想我和目的達的故事,還會一直寫下去,很開心老師給了我們大家一個這麼棒的環境,也希望所有同學都能把這樣快樂的學習環境一直傳遞下去。
2017 06 12 เอเจ

#學泰語
#泰語老師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年度活動

這是最後召集(final call)廣播
搭乘目的達航空公司
前往參加2017年度活動的同學
請盡速到目的達晉江街教室登機
#年度活動進入最後一天囉
#工作人員啤酒姐向各位同學最後召集啦
============================
by พี่เบียร์ Pee Bia 啤酒姐
我是這次年度活動的工作人員,十多位裡面的其中ㄧ位。很高興可以參與這次活動,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很奇妙,因緣際會來到了這裡學習,又因緣際會的接下泰式饗宴工作人員這神聖的ㄧ職;這九天以來(從布置活動會場開始)真的忙的很快樂,很久很久很久沒有這種無條件的勞動,心裡卻充滿了踏實及滿足,好似黑冷老師說的,每每手舀一湯匙,即有供養的快樂感,我們也是!在清洗每個盤子、杯子時心裡也有大大的快樂感,尤其是目的達的同學素質真的很高,大家在經過二樓清潔區時都會向我說聲:「你們好辛苦,謝謝你們。」我想這是任何金錢都換不來,發自同學們真心的尊重以及感動!
目的達是個好地方,在這裡學習的四年的課堂間認識了許多好同學、好老師,後來也都成為了好朋友,在學習上互相加油,在生活上彼此打氣,目的達給我的一直大過於我所付出的。
今天是活動的最後一天,心裡很捨不得,因為今天過完,不知道下一次跟每位同學們再聚首會是什麼時侯?「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一直想...是要修幾千年的緣份才能讓大家在這裡相遇?謝謝這八天每個來讓目的達請客的同學,謝謝每位老師無私、慈愛的教導及陪伴,謝謝每個工作人員犧牲睡眠、約會時間的幫忙,謝謝咪咪老師、阿捷學長、詠順老闆娘、Danny同學...等提供大家好吃好喝的泰式料理,因為有每位的付出,得以讓這次活動圓滿。
最後!最最重要得感謝的人就是黑冷老師!謝謝黑冷老師不顧成本的大手筆,提供大家這個交流的平台,讓新同學老同學可以齊聚一堂話家常,有師如此、夫復何求呢?最後的最後,我想替所有同學們跟黑冷老師請願...希望目的達年年都有美食活動,哈哈~
同學們,快起床準備出門了,我們在目的達等你!等等見喔~



#學泰語
#泰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