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亞洲時報_泰國政變評論

本文是目前所見對泰國政治權力結構
剖析得最深入的政治評論文章,
結構清楚,條理分明,而且入情入理,
是難得一見的政治評論佳作,
希望大家仔細研讀,以加深對泰國的認識。
.................................................Helen


==========================================
鋪謀泰王身後部署? 他信被指欺君犯上
撰文 Shawn W Crispin (亞洲時報)
2006/09/21, 週四


編者按:泰國軍方在政變推翻總理他信後,
發聲明指責他信“欺君犯上”,可說是公開點明了
他信和泰王普密蓬之間積累已久的矛盾。
但所謂“欺君犯上”究竟是指甚麼?
據最近泰國知識分子之間正在流傳的一個理論指出,
他信近年致力沖淡王室在官僚中的影響力,
又安插自己人任軍方要職,王室消息人士認為他是預期
“後普密蓬時代”將至,欲藉此鞏固自己在新泰王時代的勢力。

曼谷 --- 隨着泰國軍方暫代臨時政府的角色、物色人馬出任過渡總理,國王普密蓬實際上已透過他的軍方代理人,完全掌管了整個國家的控制。




這場由陸軍總司令頌提發動、把看守總理他信推下來的軍事政變,令泰國又一次處於似曾相識的政治局面──由一個獲王室首肯的臨時政府帶領。




頌提在王宮覲見泰王的全國電視畫面,其用意很明顯是要向國民表達一個信息,那就是軍方今次逾越憲法之舉,背後有國王的默許。




在表面上看來,政變推翻民選的看守政府、廢除1997年 的進步憲法、佔據全國廣播頻度、拘留與執政黨相關的政客,都是泰國民主一大退步的表現。起碼,這就是傾湧而至的國際社會反應。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作出溫和譴責,說 "不應鼓勵這種做法"。國際人權組織亦譴責軍方之舉,人權觀察亞洲主任亞當斯道:"他信治下的泰國無疑嚴重踩踏人權,但取締憲法保障的基本權利,也不是解決問題之道。"




因出席聯合國大會會議而身處紐約的他信,無疑會利用這樣的國際輿論,作為支持他重返泰國和競逐11月選舉的理據。但今次政變跟以往軍方干政的事件都截然不同,它明顯得到王室的支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得到曼谷精英界別和中產階級的熱情歡迎,當中包括以提倡民主改革著稱的一群。




雖然他信在鄉郊地區極得民心,而國家有大約8成選民居於鄉野,但泰國的真正權力仍高度集中於曼谷,而泰王對廢黜他信一事的權威性默許, 表明了政變已成定局。




軍方新組成的“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 聲稱,奪權的理據是他信政府多次挑戰“欺君犯上”的界線,又導致“前所未見的社會分化”。委員會又指他信“政治干預”國家單位和獨立機構的運作,“廣泛涉嫌腐敗指控……民眾質疑日深”。




這些指責引起曼谷精英界別和中產階級的強烈共鳴。他們起初也曾支持他信,但經過5年的他信管治,現在已普遍認為其“分而治之”的作風,對泰國民主未來的威脅更甚於短期的軍方統治。始於去年的龐大反政府街頭抗議,在今年較早時候更形壯大,一些與王室關係密切的保守派也精明地投入支持,最終逼使他信於今年2月下旬宣布提前大選。




主流媒介曾廣泛解讀,以為是他信家族今年1月涉及股票交易違規、未繳稅而以19億美元把西那瓦集團49%股份出售給新加坡淡馬錫集團之做法,催化了這股強大而和平的示威浪潮。其實相反,最初觸發連串示威的,是傳媒大亨林明達(Sondhi Limthongkul)率先指責他信對王室不忠的爆炸性言論,後來各方利益團體才紛紛加入行動。




其後,重視民主的泰國民眾為了展示對國王的愛戴,就一直忠心地穿起代表王室的黃衣,就算是6月盛大慶祝泰王登基60年圓滿結束之後,依然數月不變。他信在4月與國王閉門會議數小時後宣布下台,但令人驚訝的是,一個月後他又重拾看守總理的角色,還主持惹人注目的王家慶典。




“國家管理改革委員會”的聲明指責他信“欺君犯上”,可說是公開點明了他信和泰王之間積累已久的矛盾。最近泰國知識分子之間正在傳閱由泰國專家Duncan McCargo撰寫的一篇學術論文,這篇具創見的文章提出,普密蓬多年來保持凌駕於民選政客的權威,主要是透過維持一些所謂的“君主網絡”(monarchic networks),即在官僚體系包括軍方高層中,有策略地安插把忠於王室的人。




君主網絡




這篇文章雖然有其令人爭議的地方,但表面看來,他信的確採取了行動,試圖把一批政府高層官員邊緣化,變相沖淡王室在官僚中的影響力;而一名王室消息人士就認為,此舉是由於他信預期後普密蓬時代將至,他欲藉此鞏固自己在新泰王時代的勢力。




例如,他信在2001年貶黜兩名主要的親王室官員Kasem Watanachai 和Palakorn Suwannarat,幾小時後普密蓬就任命了二人晉身聽命於泰王的樞密院。2002年,為了一篇披露他信政府政府和王室之間矛盾的報道,他信政府又以“欺君犯上”的罪名和驅逐出境的懲罰,恐嚇<遠東經濟評論>2名記者(包括本文作者)。更明顯的是,他信每年都為了提拔自己人出任軍中要職,而就軍方人事調動問題與樞密院展開例行爭拗。




2003年,他信在廣插親信的同時,還提升了他那名不經傳的表兄弟Chaisit Shinawatra,出任軍中最話事的陸軍總司令一職,即時引發巨大爭議。而今次的軍事政變,同樣也有極富爭議性的背景,原因是他信舉薦他在軍校先修班中的支持者,進入舉足輕重的陸軍第1師。據稱他信為這張軍方換血名單而與軍方高層和樞密院大鬧不快,而他信最後拒絕讓步,看來是引發今次政變的主因。




據瞭解內幕的消息人士透露,他信試圖提拔Prin Suwanthat少將出任負責曼谷安全的陸軍第一師指揮官,又想讓另一盟友Daopong Ratanasuwan少將接管第一步兵師。本來,助理陸軍總司令Pornchai Kranlert已是他信的人,他信若成功讓軍方高層大換血,就能牢牢握緊負責曼谷安全的軍隊指揮權。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於他信未能成功把親信安插至核心位置,他遠從紐約發出的實施“嚴厲緊急狀態”兼把陸軍總司令頌提(政變發起人)革職的命令,最終未有執行。


同時,軍方承諾會盡快還政於民,而根據以往王室在非常時期出手干政的事例,相信軍方會實現承諾。




他信的下台,將為重要的民主改革鋪平道路,在軍方的和泰王監管之下,這場改革旨在削減行政部門權力、限制大政黨力量、以加強在他信治下被貶抑的獨立制衡機制。




由於他信強大的泰愛泰黨可能被合法解散,似乎現在泰國勢將重返主導90年代的泰國民主政治模式。對上一次政變在1991年發生,1992年血腥街頭示威後恢復人文政府統治,其後政壇就由幾個具競爭力的中型政黨主導,成為貫穿整個90年代的搖擺聯盟政治特色。




也許更重要的是,他信離開政壇,將允許樞密院和王室安心地部署改朝換代,維護王室在泰國社會的中心地位。泰國民主歷史顯示,這個國家經常是以退一步、進兩步的方式前行,而今次有王室撐腰的政變,也沒偏離這傳統。


Shawn W Crispin是<亞洲時報在線>的東南亞編輯。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2430&Itemid=4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